秋招已經接近尾聲,可最近有同學咨詢畢老師,“我網申投了很多家公司,卻沒收到過任何面試通知。秋招是應屆生找工作的最佳機會,可我卻沒有收獲?粗械耐瑢W已經拿到offer了,我又羨慕又著急,我該怎么辦?……”
阻礙同學投簡歷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地域、時間、崗位、公司名氣,但都是自己在對公司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主觀判斷。根本沒有仔細了解公司的發展前景,覺得除了那幾個知名的頂級公司,別的公司都配不上自己,或者覺得工資低活不下去?而事實是,不少大公司的薪資待遇并不是最高的,往往還比不上一些正在發展中的新興企業。網申挑三揀四,留下來的面試機會就更少了,你本來可以到手的offer都飛了。
是不是每次面試都“感覺”自己表現的還不錯,然后就沒有然后了... 求職不能憑感覺,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決定面試的結果。不少已經在暑假拿下頂級公司offer的同學已經準備了一兩年,從找實習開始就對自己做了詳細的職業規劃,一步一個腳印,簡歷毫無漏洞,面試通關率100%,僅僅是因為她本身很優秀?沒有天生的offer收割機,進大學時你們都是一張白紙,為什么畢業后的offer會有這么大的差距?
現在還有失業的可能么?有,如果你毫無求職準備又錯過校招季。秋招是公司招聘最密集的時間段,而春招幾乎都是補招,并且很多企業如果在秋招季就招滿了所需的人才,春招是不會開放的。除此之外,春招的競爭并不比秋招小。包括海歸、考研落榜的同學、秋招對offer不滿意的同學,都會在春招競爭。僧多粥少的情況絲毫不亞于秋招。
評估方法1:專業是否匹配
比如,你專業是財會,想應聘財務工作,這顯然是很匹配的。但你想應聘市場專員,那在專業上就不具備匹配性。
評估方法2:經驗是否匹配
如果個人專業和應聘崗位沒有相關性,那求職者就要考慮在經驗、技能上是否具有匹配性。還以財會應屆生應聘市場專員為例,求職者是否具備和市場工作相關的一些經歷?
評估方法3:技能是否匹配
一些專業性的崗位對求職者有技能上的要求,比如,翻譯崗位對于英語專八的要求,設計崗位對于求職者使用各種設計軟件的要求等等。
1、你的簡歷是否針對招聘信息撰寫?對于招聘信息中要求的經驗、能力,你是否展示了相應的內容?是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表述?
2、你的簡歷是否詳略得當、有邏輯性?用人單位比較關心的信息,是否寫得夠詳細?用人單位不關心的、與崗位無關的信息,是否簡寫或者不寫?
3、你的經歷是否可以通過數字來說明成績?在XX經歷中,你做了哪些事情?取得了哪些成績?體現了什么價值?是否有相應的佐證?
4、你的個性特點是否可以通過舉例來證明?你溝通能力強,怎么體現?你執行力強,用什么事例說明?你各項能力特點是否都可以舉出相應的例子?
5、你的簡歷排版是否得體?版式是否清晰明了?細節是否沒有錯誤?核心信息是否可以重點突出、便于查看?
如果你的簡歷不符合以上標準,那就按照上述標準來修改,改到符合標準為止。
現在求職者可以通過很多方法來獲得職業信息交流,學校會創造各種就業活動,還有職業規劃輔導,網上也有很多專業人士、網紅大咖分享求職經驗。
求職者要多參加這類活動,多了解這類信息,提前認識職場,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,了解HR選拔人才的方法。
求職者在校招之外要多多留心社招信息,擴大求職信息的來源范圍。比如,多看看垂直招聘網站、招聘類微博心儀企業的官網等。有針對性地擴大簡歷的投遞量,這樣可以給自己多爭取一些機會。
你還可以充分利用同鄉、學長等資源,多和他們交流,看看他們公司近期是不是有招聘計劃,看看他們是否可以給你介紹一些崗位和機會。
經歷了前幾個步驟后,求職者應該把精力重點放在找實習上。如果能找到一份和你心儀崗位相關的實習,只要能在工作中能學到知識、提升能力,無論實習公司規模是大是小,都建議你先去實習。
期間,一旦獲得校招面試機會,你就可以用這次實習來妝點自己,把自己的簡歷和能力更新成2.0版,在面試中更好地展現自己。